《超人》重启的 DC 宇宙,算成功了吗?
日期:2025-07-18 16:58:10 / 人气:6

时光编辑部 | 予臻
探寻电影背后的谜题,对于《超人》重启的 DC 宇宙,不能仅依据国内票房表现匆忙下结论。毕竟,《超人》在北美成绩斐然,首周末三天票房斩获 1.25 亿美元,开画成绩超越过往所有 “超人” 系列电影,成为今年开画表现第三高的电影,也是 “滚导” 詹姆斯・古恩职业生涯第二高的作品。华纳兄弟 CEO 大卫・扎斯拉夫连夜发表声明,称赞 “滚导” 对作品的认真与热情,对 DC 新蓝图满怀期待。尽管尚不确定《超人》最终票房能否超过 “扎导” 扎克・施耐德的《超人:钢铁之躯》,但华纳已然提前庆祝,至少从高层视角来看,“滚导” 重启的这版《超人》已初显成功之态。然而,从观众层面审视,这一成功饱受争议,尤其与国内观众的直观感受大相径庭。
《超人》在国内票房未达预期,甚至跌破所有媒体票房预测的最低值,口碑方面也难以界定。路人观众若想通过网络了解《超人》真实口碑,大概率会陷入评论区的骂战之中。新版《超人》在国内外舆论呈现出诡异的割裂局面。
口碑 “罗生门”
《超人》陷入了类似流量电影的口碑困境,恰似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因粉黑大战导致真实口碑难辨。在《超人》的讨论中,称赞影片好看会被斥为 “滚斯林”,批评难看则被骂作 “扎斯林”。“滚导” 执掌 DC 影业大权后,首部重启作品便选择 “顶流” 超人并非明智之举。此前 “滚导” 拍摄 “三四线” 英雄作品时屡创佳作,彼时没有众多极端唯粉紧盯,自然未出现这般口碑困境。
《超人》的粉丝群体内部派系林立,不同粉丝心中有着不同的超人形象,各自秉持 “原教旨主义”,从而引发了口碑的 “罗生门事件”。在喜欢《超人:钢铁之躯》的粉丝中,极端拥护 “扎导” 的被称为 “扎斯林”,他们坚决抗议华纳换帅重启 DC 宇宙,对新版《超人》始终持抨击态度。国内 DC 粉圈中,喜爱《蝙蝠侠》系列电影的粉丝占比较大。尽管 80 年代我国引进的首部超英片是《超人》,但 “超人” 在国内粉丝体量长期不及 “蝙蝠侠”。这主要受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系列电影影响,也有部分粉丝钟情于 1989 年蒂姆・伯顿导演的《蝙蝠侠》。这类观众自认为是严肃超英故事的爱好者,崇尚疯癫反派与暗黑世界观,不屑将其与漫威通俗超英故事相提并论。显然,“滚导” 这版风格合家欢、反派不疯癫的《超人》,难以契合他们的期待。漫画、动画粉丝则是新版《超人》好评的主要来源。当有人诟病新版《超人》战斗力弱、常 “吃瘪”、魔改超人神性时,漫画、动画粉丝却坚称新版《超人》最为正宗,因为超人传统形象本就是农场大男孩,其内核是人而非神,受伤更是平常之事。该群体在美国粉丝中占比较大,有力拉动了北美票房,而在国内粉丝群体中占比不高,这也是北美与国内口碑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有粉丝回忆,90 年代动画版《超人》曾被国内电视台引进,但美漫受众群体长期远小于日漫。甚至早期引进国内的 DC 漫画里,蝙蝠侠因 DC 授权讲谈社创作日本蝙蝠侠,还曾被当作日漫引进。不过,随着美漫电影兴起,2010 年后原著漫画与动画剧集引进增多,00、05 后一代的原著粉与动画粉数量逐渐增长。由此可见,不同年代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 “超人”,《超人》好看与否,取决于受众群体。
DC 电影总在与时代 “擦肩而过”
抛开内容层面,DC 电影的发展时运不佳。当中国观众偏好合家欢风格时,DC 电影推出暗黑风作品;而当观众口味转变,DC 电影又呈上合家欢大餐,总有生不逢时之感。近年来,人们流行怀念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好。大约从千禧年到 2019 年,中国观众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急切渴望见识世界前沿新事物。好莱坞大片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此时故事内容如何并不关键,重要的是视觉呈现要充满奇观,显得高端、重工业感十足。2006 年,《超人归来》在中国斩获六千多万票房,跻身当年中国电影票房 TOP10。两年后,漫威首部《钢铁侠》票房也不过九千多万。彼时 DC 与漫威在常规超英片领域难分高下。所以,最初 “扎导” 接手 DC,开创有别于漫威的新风格时,舆论普遍看好。毕竟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互联网烧钱做长视频、音乐一样,难有赢家,唯有定位差异化人群,打造差异化产品,才能找到出路。有 DC 粉丝认为,“扎导” 被捧上神坛,是因其离经叛道塑造了耶稣式超人,改变了超人传统形象。但这种超人塑造需要大量文戏铺垫,粉丝津津乐道之处,却让路人观众昏昏欲睡。超英电影本质上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生意,仅靠核心粉丝难以维持电影产业运转,无论如何创作,都不能让外行观众失去兴趣,沦为小众狂欢。细数在中国卖座的好莱坞大片,要么呈现奇观新世界,如《阿凡达》《海王》;要么是激烈打斗场面不断,如《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等。经济下行时期,中国观众目光从外部转向内部,更加关注自身处境与问题。加之好莱坞电影二十多年的视觉 “轰炸”,中国观众审美逐渐疲劳。此时,若视觉上无法推陈出新,就需在故事上引发共鸣。新版《超人》设置了一些能引发北美观众共鸣的政治隐喻,但中国观众对此反应冷淡,不少人甚至将电影视为另一个版本的《恶意》,认为 “滚导” 与陈思诚讲述了相似故事,批判了乌合之众。而《哪吒之魔童闹海》能创造票房奇迹,不仅因其质量上乘,更在于精准回应了时代情绪。当下人们仿佛与哪吒一样,身处努力却难抗天命的时代,饺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回应绝望情绪的同时给予希望,激励大家咬牙坚持,共克时艰。
无法定义的成功
仅凭一部《超人》评判重启的 DC 宇宙为时尚早。有 DC 粉丝指出,新版《超人》从一开始便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扎导” 十年心血毁于一旦,“滚导” 需在废墟上重建,还要处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今 DCU 新宇宙要偿还 DCEU 旧宇宙的舆论债。DCEU 旧宇宙的落幕实属无奈,并非单方面原因所致。“闪电侠” 埃兹拉・米勒在电影上映前因行为不检被捕;“神奇女侠” 盖尔・加朵因发表以色列相关言论陷入舆论风波;“蝙蝠侠” 本・阿弗莱克、“钢骨” 雷・费舍尔相继退出;亨利・卡维尔回归《超人》计划,因斥巨资邀请道恩・强森出演的《黑亚当》票房惨败而搁置。演员与资本层面均出现问题,结束 DCEU 迫不得已。面对 “灾后重建” 的巨大压力,“滚导” 重启宇宙的首部作品只要不亏损,便算胜利。不过,后续新宇宙上映的每一部作品表现都至关重要。从新版《超人》彩蛋可知,下一个与观众见面的角色是 “超女”。目前《超级少女》电影已拍摄完成,定档明年暑假。此前,华纳从 2015 年起拍摄了六季《超级少女》剧集,在国内反响平平,鲜有人关注。电影版《超级少女》与剧集关联不大,或许可借此塑造全新 “超女形象”。而且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曾拍过高分女性题材电影《我,花样女王》,与 “超女” 电影颇为适配。《超级少女》之后,将推出反派角色电影《泥面人》,影片讲述 B 级片演员注射物质保持状态,意外获得改变脸和体形能力,成为 “行走的泥土” 的故事,类似《某种物质》升级版。若此类惊悚题材能通过审核引进国内,票房有望取得佳绩。重启宇宙除院线电影规划,还有流媒体剧集补充。“滚导” 透露计划在 HBO max 上线《绿灯侠》剧集,《和平使者》第二季已完成拍摄,《生物突击队》第二季正在制作中。在好莱坞电影难以 “通吃” 全球,全球电影观众难以同频共振的当下,若 DC 电影能够持续抓住北美市场,稳定盈利,对其重启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作者:天美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樱桃琥珀》直到费林格当众朗读...07-18
- 《超人》重启的 DC 宇宙,算成...07-18
- 离开对男性的讽刺,“唐香玉” 们...07-18
- 董璇再婚张维伊婚宴照曝光!佟丽...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