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巨头老板们的困境:行业寒冬下的生存与救赎
日期:2025-07-31 14:44:26 / 人气:7

近期,家居行业风波不断,令人揪心。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在解除留置后不久跳楼身亡,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成都富森美居董事长刘兵先后被留置。这些曾经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巨头们,如今纷纷陷入困境,不禁让人发问:家居巨头老板们,到底怎么了?
一、巨头 “陨落”:多重压力下的悲剧
汪林朋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1999 年临危受命接管居然之家,2019 年带领居然智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完成了一笔作价 356.5 亿元的 “蛇吞象” 交易。然而,辉煌的背后危机四伏。今年 4 月,汪林朋被留置,7 月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后便坠楼身亡。业内人士认为,留置期间的巨大心理压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他直接持有的 3.72 亿股公司股份被 100% 司法冻结,个人资产与企业融资渠道全面受限,家族与企业的双重危机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此外,2023 年他两次大宗减持套现约 22 亿元引发的 “跑路” 质疑,以及司法调查与股价暴跌带来的个人声誉受损,都成为压垮他的稻草。
无独有偶,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的结局同样令人惋惜。2023 年 7 月他就收到了限制消费令,名下关联的 273 家企业中近半数注销或吊销。离世前三个月,他抵押个人房产并向亲友借款,却仍无法填补每月超千万的门店开支。办公室保险柜中堆满的催款函,甚至包括高利贷借条,都诉说着他的绝望。这位曾被视为行业创新标杆的 “整装校长”,在公司倒闭后,被消费者指责 “卷款跑路”,被供应商围堵总部追债,昔日光环彻底碎裂。
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和成都富森美居董事长刘兵被留置,虽原因各异,但也与行业大环境密切相关。有业内人士认为,刘兵被留置可能涉及房地产、金融相关的 “行业反腐”。这些家居行业大佬的接连出事,折射出在地产下行、金融环境收缩和企业战略转型艰难的大背景下,传统家居企业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老板们面临着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 的困局,而他们的悲剧只是行业雪崩的一个缩影。
二、从扩张到救赎:企业发展的曲折之路
回顾这些家居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们都经历了从积极扩张到艰难救赎的转变。
居然智家的问题早在 2019 年就埋下伏笔。为借壳上市,公司签订了 2019-2021 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60.98 亿元的对赌协议。虽然完成了对赌,但 2022 年净利润就暴跌 94% 至 16.5 亿元,扣非后亏损 2.2 亿,现金流首次转负。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汪林朋的战略失误,2020 年成立的 “居然金融” 向商户放贷,2022 年小微贷款坏账率超 15%,严重吞噬利润。尽管汪林朋采取了出售物业、关闭亏损门店、与国资合作等自救措施,但效果不佳。2024 年公司年报显示,总资产、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同比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3 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比重均超过 90%,引发市场对其 “利润全分红” 的质疑。居然智家的核心矛盾在于想用资本杠杆透支实体根基,错判家居消费低频属性,金融与地产反噬主业,还因分红丧失了部分业界信任。
靓家居的衰落同样令人唏嘘。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过度依赖毛坯房市场,未及时转型存量房改造,且产业工人模式成本较高,人效比传统装修低 40%。2018-2020 年,公司深陷价格战,毛利率从 35% 下滑到 15%,而关联交易占比却从 12% 升到 27%,结合供应商集体诉讼材料中提到的 “强迫采购指定材料”,基本可判定存在利益输送。2019 年用门店做抵押借高利贷的饮鸩止渴之举,更是证实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事实。
富森美刘兵被留置一事颇具戏剧性。去年成都 “清廉国企” 行动中,富森美子公司参与的青白江物流园项目曝出围标,三家投标单位实际控制人都是刘兵表弟。这种在行业里近乎明规则的操作,让刘兵在地方债审计风口上栽了跟头。而他被留置的时间点恰在富森美发行 5 亿公司债获批后三天,很可能有人举报以换取债务展期。
红星美凯龙则走上了断臂求生之路。2023 年出售物流地产予远洋资本获 41 亿,负债率从 71% 降至 64%。后续引入国资背景战投,关闭低效门店以优化资产结构,逐步把优质地段物业改商业综合体,家居板块逐渐边缘化。
这些案例暴露了行业的通病:当传统租金模式失灵时,老板们将目光投向金融杠杆,最终在 “融资 - 挪用 - 暴雷” 的循环中崩塌,最后用 “装修贷”“逃亡贷” 的方式收尾,让用户看清了资本的骗局。不过,目前这些家居企业仍未放弃自救,只是不再寄希望于金融杠杆。
三、转型之路:迷雾中的探索
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大家居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之路,但这条路布满荆棘。
居然之家在 2024 年宣布将中文名称变更为 “居然智家”,战略重心转向智能家居与数字化平台。其推出的 “洞窝” 平台 2023 年覆盖 280 个城市,链接 5 万商户,虽 GMV 虚高,但为 30% 商户带来了增量客流。汪林朋在被留置前十天,还出席智能家居产学研用论坛,谈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谁曾想那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红星美凯龙的转型更偏向财务型,主要目的在于降负债、卖资产,尚未触及商业模式的根本变革。
偏安一隅的富森美则选择持续深耕区域的精细化运营。其推出的 “焦糖盒子” 青年馆,引入露营家具、电竞房等新品类,使 2023 年坪效提升至 1.8 万 /㎡,超传统馆 2 倍。在直播基地产业化方面,富森美孵化商户自播,2023 年帮助 32 个品牌单店直播年销破千万,这些新业态贡献营收占比从 2021 年的 7% 升至 2023 年的 21%。富森美希望重构人货场,但后续还需突破地理限制。
各家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地产依赖症未解,以及渠道碎片化。抖音家装主播越来越多,单场带货破亿,分流了 30% 的中低端客户,挤压了传统家居企业的生存空间。此外,Z 世代不进场、不爱逛家居店的问题也困扰着整个行业。
在当前 “剩者为王” 的淘汰赛阶段,各大家居企业需在技术投入、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间找到平衡,才能在存量市场中突围。无论多么艰难,只有坚强活下去,才有希望迎来转机。
这些家居巨头的困境,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发展难题,也让我们关注到那群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他们扛过了过往的风风雨雨,却在当下遭遇困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背后折射出的企业家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希望在行业的寒冬中,能有更多企业找到正确的转型方向,也希望社会能给予企业家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能在困境中重拾信心,带领企业走出阴霾。
作者:天美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魅族“换帅罗生门”背后:手机难...07-31
- “已婚羞耻”:年轻人流行偷偷领...07-31
- 《狩猎》影评:当无辜者沦为猎物...07-31
- 家居巨头老板们的困境:行业寒冬...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