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双爆!贾木许《父母姐弟》摘金狮,辛芷蕾影后感言燃动全场

日期:2025-09-09 16:59:53 / 人气:7


2025 年北京时间 9 月 7 日深夜,第 82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两大重磅奖项的归属点燃全球影坛热情:美国独立电影教父吉姆・贾木许执导的《父母姐弟》斩获最高荣誉金狮奖最佳影片,中国演员辛芷蕾则凭借《日掛中天》荣膺最佳女演员,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语影后。本届电影节既有资深导演的实力回归,也有新生代演员的强势突围,展现出国际影坛多元共生的活力。

一、金狮奖《父母姐弟》:贾木许的 “家庭和解” 与原创力量

当吉姆・贾木许走上颁奖台,一句 “Oh, shit. 意想不到的荣誉” 道出了这位独立电影大师的意外与感慨。《父母姐弟》的获奖,不仅是对贾木许个人创作生涯的又一肯定,更标志着好莱坞原创文艺片在商业大片包围下的强势回归。

(一)故事内核:疏离与和解的普世共鸣

《父母姐弟》聚焦一个疏离多年的家庭:四散各地的手足因父亲病重被迫重逢,在整理旧物、回溯过往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直面彼此间未解的心结,更要重新审视与情感淡漠的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影片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却以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家庭关系中的沉默与暗流 —— 餐桌上的尴尬停顿、旧照片前的欲言又止、深夜独处时的脆弱瞬间,这些细节精准戳中了现代家庭的 “情感痛点”,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强烈共鸣。

(二)卡司与创作:顶级阵容加持的 “作者电影”

影片集结了汤姆・威兹、凯特・布兰切特、朱丽安・摩尔、亚当・德赖弗、夏洛特・兰普林等好莱坞顶级演员,却未走 “明星堆砌” 的商业路线。贾木许延续了其一贯的 “作者风格”:手持镜头的晃动营造真实感,冷色调的画面烘托疏离氛围,台词简洁却充满隐喻。布兰切特饰演的大姐与德赖弗饰演的小弟在病房外的对手戏堪称经典 —— 两人全程未说一句话,仅通过眼神躲闪与肢体僵硬,便将多年的隔阂与愧疚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 “以简驭繁” 的创作手法,让影片超越了普通家庭伦理片的范畴,成为一部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 “作者电影”。

(三)行业意义:为好莱坞原创文艺片正名

近年来,好莱坞被超级英雄 IP、续集电影占据主流,原创文艺片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父母姐弟》的获奖,无疑为原创力量注入强心剂。影评人评价:“贾木许用这部作品证明,不需要特效奇观、不需要强情节反转,只要扎根于人性的真实,就能拍出打动国际评委的佳作。” 影片也被业内视为 “冲击明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的大热门,有望延续威尼斯与奥斯卡之间的 “奖项联动” 效应。

二、辛芷蕾影后之路:从 “被嘲笑的梦想” 到国际舞台的绽放

辛芷蕾的获奖,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华语影坛的最大惊喜。当评审团成员赵涛为她颁发奖杯时,这位 39 岁的中国演员难掩激动,一番感言既道出了追梦的艰辛,也彰显了中国演员的自信与底气。

(一)获奖角色:美云 —— 底层女性的 “脆弱与坚韧”

在《日掛中天》中,辛芷蕾饰演的美云是一位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单亲母亲,因早年的过错心怀愧疚,独自打多份工维系生计,却始终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为塑造这一角色,辛芷蕾提前三个月深入工地、菜市场体验生活,学习骑三轮车、卖早餐,甚至减重 15 斤以贴合角色的憔悴感。影片中,美云在暴雨中推着故障的三轮车前行,雨水与泪水混在一起却咬牙不放弃的镜头,以及面对女儿质问时欲言又止的复杂眼神,被评委盛赞 “举重若轻,将角色的生命力凝聚于每一个细节”。这种 “沉浸式表演” 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展现了真实、立体的中国女性形象。

(二)感言背后:十年追梦的 “不被看好” 与坚持

“十几年前我吹了一个牛,想站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世界巨星,遭受到了很多嘲笑,但你看我站在这里了!” 辛芷蕾的感言瞬间点燃全场。这段自白揭开了她追梦路上的不易:非科班出身的她,早年跑过龙套、演过配角,因直言 “想红” 被贴上 “野心勃勃” 的标签;拍摄《长江图》时因 “不是科班” 被质疑,参加综艺《演员的诞生》时因 “太有欲望” 引发争议。但她始终未放弃对演技的打磨 —— 为演好话剧《初步举证》,每天爬楼梯背台词练体能;接下《日掛中天》这种无 IP、无流量的小众文艺片,全程零替身完成淋雨、搬运重物等戏份。正如她所说:“有梦想就大胆去做,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

(三)华语影坛意义:85 花的 “破圈” 与女性力量的崛起

辛芷蕾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她是第一位获得欧三电影节影后的 85 后华语演员,打破了 “85 花难登国际奖项” 的魔咒;同时,她的成功也印证了中国女性演员的国际竞争力 —— 从巩俐到叶德娴,再到辛芷蕾,三位威尼斯影后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华语女性演员,展现出中国电影女性力量的延续与升级。业内人士分析:“辛芷蕾的获奖,将推动更多国际资源向中国女演员倾斜,也会激励更多年轻演员沉下心打磨演技,而非依赖流量包装。”

三、本届威尼斯:多元题材与全球视野的碰撞

除了两大重磅奖项,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其他获奖作品也展现出丰富的题材多样性与深刻的全球视野。

(一)评审团大奖《欣德・拉贾布之声》:真实事件的震撼力量

由考塞尔・本・哈尼耶执导的《欣德・拉贾布之声》,根据 5 岁巴勒斯坦女孩欣德・拉贾布在逃离加沙时遭遇袭击、被困汽车中最终遇难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以女孩的求救录音为线索,穿插目击者采访与纪实镜头,直面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评委评价:“这部作品以勇气与真诚,让全世界关注到被遗忘的苦难,是电影节最具力量的作品之一。” 该片自展映以来便收获满分好评,被预测将成为国际各大电影节的 “奖项常客”。

(二)最佳导演与演员:聚焦个体命运的深度挖掘

最佳导演得主本尼・萨菲迪的《粉碎机》,聚焦 UFC 传奇人物马克・克尔的职业生涯巅峰与自我质疑,通过极致的运动镜头与心理刻画,展现了 “强者的脆弱”;最佳男演员托尼・塞尔维洛在《恩典》中饰演一位陷入道德困境的神父,以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信仰与人性的冲突。这些作品均以 “个体命运” 为切入点,折射出更宏大的社会议题,体现了威尼斯电影节对 “人文关怀” 的持续关注。

四、结语:威尼斯的 “双重肯定” 与影坛新趋势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贾木许的《父母姐弟》与辛芷蕾的获奖,分别代表了 “资深导演的原创坚守” 与 “新生代演员的实力突围”,为全球影坛提供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原创内容与人性深度仍是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真实表达更能引发国际共鸣。
对于中国影坛而言,辛芷蕾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 “演技至上” 的必然结果;对于国际影坛而言,《父母姐弟》的获奖则证明了独立原创电影的持久生命力。随着这些作品陆续与观众见面,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作为 “第七艺术”,将继续在跨越文化、连接人心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而辛芷蕾站在威尼斯舞台上的那句 “为中国女演员感到骄傲”,也将成为激励华语影坛不断前行的力量。

作者:天美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美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