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演员的“铁饭碗”,不铁了
日期:2025-09-15 15:58:02 / 人气:2

一、从“铁饭碗”到“试炼开始”:乙游CV的“养老保险”失灵
曾几何时,为乙游(女性向游戏)配音是配音演员的“铁饭碗”——只要私德无虞,就能凭借角色陪伴玩家至游戏关服。吴磊、赵路、夏磊、阿杰等CV被称为“你真正的国乙老公”,邀约不断,地位稳固。但如今,这种“养老保险”正在失效:即使试音通过、签了合同,也可能因业务能力或玩家态度被换角。
比如《守望先锋》新英雄无漾的CV赵洋,虽有《崩坏:星穹铁道》螺丝咕姆等经典角色背书,但因偏成熟的声线与“青春男大”的设定不符,出现破音、吞字等低级错误,最终被玩家要求换角。而《王者荣耀》新英雄孙权的CV鹿喑,因“散兵味儿”太重(散兵角色阴骘、身世复杂,孙权需“沉稳内敛”),经两次重试仍不达标,被马正阳替代。即使是吴磊这样的老资格,也因“吞音、破音”及“牛叫式配音”(玩家吐槽其声音像哞哞叫),面临《恋与制作人》的换角压力——他为李泽言配音八年,曾是角色的核心标识,但如今玩家对其声音的认可度大幅下降。
二、三者关系的重构:从互相成就到彼此制衡
过去,CV、玩家、厂商是互相成就的三边关系:CV为角色增光添彩,玩家因喜欢CV演绎爱上角色并产出UGC内容,厂商根据玩家反馈寻找合适CV。但如今,这种关系变成了彼此制衡。
玩家的审美和要求不断提高,不再对CV表现照单全收。比如吴磊的“牛叫式配音”,不仅让《恋与》玩家不满,也让其陷入“看不起乙游”的舆论漩涡(玩家认为其“在其他项目表现在线,却偏偏在乙游拉胯”)。而厂商也不敢再完全依赖知名CV,一方面因AI技术发展,可通过技术手段替代部分CV工作;另一方面,因私德问题(如蹭角色热度)引发的塌房事件,让厂商对CV的信任度下降。比如冯骏骅(曾为《王者荣耀》紫霞仙子、钟无艳等角色配音)因厂商提出“试音六句”“补充AI化条款”未得到回应,终止了与《王者荣耀》近十年的合作。
三、AI的介入:大势所趋还是情感阻碍?
面对CV业务能力波动、玩家要求提高等问题,AI配音成为厂商的潜在解决方案。目前,米哈游《未定事件簿》用逆熵技术合成原CV姜广涛的声音,玩家基本接受;《原神》之父蔡浩宇的《Whispers from the Star》用AI实时解析玩家语音生成回应,玩家将其当英语外教,未察觉AI痕迹;轻度小游戏《沙威玛传奇》用AI配音作为营销亮点,魔性口音吸引玩家。
但对于乙游来说,AI配音仍面临挑战:一是玩家对“原CV”的情感依赖,比如《恋与》玩家虽把选择权交给玩家(贴出五位CV试音让玩家投票),但新CV要么模仿吴磊(被KO),要么少了李泽言的味道(让玩家难以代入);二是AI技术的成熟度,能否做到“以假乱真”并获得玩家认可,仍是未知数。不过,从行业趋势看,AI介入是必然——它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解决CV因私德或业务能力导致的换角问题,只是需要时间让玩家接受。
四、换角困境:情感与现实的矛盾
换角并非易事,尤其是情感色彩浓烈的乙游。比如《光与夜之恋》曾更换陆沉CV,经历了半年多磨合才找到刘北辰(玩家满意的角色);《恋与》至今未痛下决心与吴磊分手,因李泽言的形象已与吴磊的声音深度绑定,换角可能导致玩家流失。
厂商的困境在于,既要考虑玩家的诉求,又要控制成本。比如《闪耀暖暖》未提前公告更换“暖暖”CV,理由是“给玩家更温暖的陪伴感”,但玩家因对原CV的情感依赖,维权拉扯好几轮,最终项目组作罢(猜测因流水及投入问题想降本增效,但玩家反对声太大)。
对于CV来说,换角可能意味着“饭碗”丢失,尤其是那些依赖乙游收入的配音演员。比如吴磊因身体及心理压力无法复现当年的声音,但仍希望通过调整状态挽回局面;而新CV则面临“既要模仿原CV又要创新”的困境,稍有不慎就会被玩家否定。
作者:天美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反制政策针锋相对,短期芯片行业...09-15
- 西贝事件:给 “餐超” 的三点核...09-15
- 宗馥莉 “去娃哈哈”,难以完成的...09-15
- 配音演员的“铁饭碗”,不铁了09-15